近日,最高檢發布一批公益訴訟技術支持典型案例。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最高檢黨組提出的“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要求,進一步引導各級檢察機關充分發揮技術支撐檢察辦案作用,提升檢察辦案質效,最高檢公益訴訟檢察廳、檢察技術信息研究中心共同選編該批典型案例。
這批典型案例此次公開的共8件,其中行政公益訴訟技術支持典型案例共5件,分別為:上海市靜安區檢察院整治光污染行政公益訴訟案;江蘇省蘇州市檢察機關保護大運河、太浦河流域生態環境行政公益訴訟案;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檢察院整治磚瓦輪窯淘汰退出行政公益訴訟案;廣東省肇慶市檢察院星湖國家濕地公園污水溯源治理行政公益訴訟案;浙江省江山市檢察院抗(抑)菌制劑類消毒產品違規添加禁用物質行政公益訴訟案。民事公益訴訟技術支持典型案例共3件,分別為: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檢察院訴某公司等傾倒固體廢物填埋河道破壞生態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譜區檢察院訴胡某某等人非法采砂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北京市門頭溝區檢察院訴王某甲、高某某等人非法采礦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
該批典型案例中利用到多種檢察技術,如在行政公益訴訟技術支持典型案例二中,檢察機關運用衛星遙感技術精準發現污染區域,運用無人機等技術手段輔助調查取證,利用水質快速檢測污染物濃度,與衛星遙感數據相互印證,形成較為嚴密證據鏈條;行政公益訴訟技術支持典型案例五中,檢察機關借助快速檢測、實驗室檢驗等手段,對涉案產品進行針對性分析,發現案件線索,并為辦案提供關鍵證據;民事公益訴訟技術支持典型案例二中,檢察機關采用物化探技術核算偷采砂石總量,通過技術性證據審查對鑒定意見的科學性、合理性把關,借助類案數據分析深挖涉案人員違法行為,全面查清違法事實,準確認定環境損害賠償數額,依法追究行為人責任。
最高檢已下發通知,要求各級檢察機關認真組織學習該批典型案例,并以此為契機,不斷推進檢察技術與公益訴訟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辦案專業化、規范化水平,高質效辦好每一起案件,讓公平正義可感可觸,助力推進檢察工作現代化。
來源:最高人民檢察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