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中國五礦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炯輝在2024(第二十六屆)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主題論壇上作精彩發言。他創新提出,未來礦業將呈現新技術時代特征,未來礦業的各個環節將與技術深度融合,“關鍵礦產+關鍵技術”將成為礦業公司最核心的競爭力。
王炯輝認為,科技的進步、新技術的應用、新產品的研發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重塑產業結構。理論和技術的創新與突破,推動了礦業在成礦理論、勘探、采礦、選礦及材料加工等環節發生深刻變革,不可能成為可能,礦業已經展現出新技術時代特征。
在成礦理論方面,礦床學研究已從單一礦床、單一礦種、特定區域轉向宏觀復雜的大事件成礦、多維度成礦、多因素疊加成礦。在大數據的支撐下,研究地質大事件中的元素超常規富集機制,評估世界級成礦帶;分析不同時空維度的成礦聯系,已經顯著提高礦集區找礦效率;探討微觀尺度下的疊加成礦過程,預測成礦規律。例如,中國五礦團隊深入研究了大陸伸展背景下的多金屬成礦機制,推動南嶺成礦理論研究取得新認識,指導找礦突破,也為周邊區域尋找銅、金提供了重要指引。從宏觀到微觀,礦物元素經歷了從深部地幔至淺表成礦的過程,在高溫高壓條件下持續循環演化,為我們研究材料科學、選擇新材料制備的工藝路徑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在探測方面,快速高效的探測技術及裝備、集成信息的建模技術和數據驅動的預測模型使勘探工作更加高效。無人機航空物探滿足了覆蓋區少人化、規;淖鳂I需求,高精度、深穿透物化探技術在深部找礦中成效顯著,逐漸成熟的三維地質建模推動了找礦靶區快速篩選。
在采礦方面,先進技術及裝備推動采礦向綠色智能化轉變。地下礦山不斷應用膏體充填采礦技術和大型采掘設備,露天礦山采用電動化、少人化、無人化運輸,作業能力不斷提高,能耗顯著降低。借助先進的智能管控平臺,礦山本質安全得到提升,礦山從業人員由藍領轉為白領,吸引更多高素質人才加入礦業行業。
在選冶方面,難選冶綜合利用技術及裝備的突破,已經把以前的“呆礦”“死礦”變成了可用資源。經過多年發展,我國難選冶技術處于全球領先水平,在難選冶鐵礦、膠磷礦、煤下鋁、難利用稀土、微細粒鉭鈮礦和鹵水提鋰等領域持續取得重要突破。
在資源高質化利用方面,關鍵原材料的高質化利用是礦業新技術時代的底色,礦物加工技術的突破是關鍵。一些關鍵材料高質化利用技術的革新,推動行業從原材料生產向高技術、高附加值轉型,實現產業鏈價值鏈向高端延伸。今年,五礦成功研發出純度達到99.99995%以上的超高純石墨產品,為我國高端碳基材料穩定供應發揮重要作用。
特別是人工智能與超級計算的大規模應用,正引領一場前所未有的產業革命,將在礦業領域產生深遠影響。大模型的建立,正逐步解鎖地球深部的資源奧秘。全球正在通過加大精準數據分析與模型預測,達到更有效地定位礦體,開采深部優質礦產。
王炯輝指出,AI和超算正加快推動能源體系的重塑。太陽能、風能以及核能,尤其是高溫氣冷堆、可控核聚變等前沿領域因算力需求而加快研發和建設。他強調:“盡管我們無法預測核聚變等新能源的出現會給人類的未來帶來什么,但可預測的是,在這一進程中,礦產品的供給一定會發生重大變化!睆墓璧教,到核燃料原料,再到用于可控核聚變的稀有元素,不同類型新技術礦產的需求激增將成為明天礦業的時代特征。
王炯輝提出,在新技術和礦業融合發展過程中,大企業作為技術研發應用和工程示范的主導力量尤為重要。只有發揮企業的主導作用才能高效實現礦業與新技術的融合,推動科研成果的快速產業化。同時,礦業企業將不僅是原材料的供應者、新技術創新的推動者,更是技術為王礦業時代的主導者。
作者:楊凈茹 羅 娜
來源:中國有色金屬報網
下一篇:我國礦產地質勘查投資實現三連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