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劉思金研究員做客水生所創新系列講座
劉思金研究員作報告
4月24日,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劉思金研究員應邀到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進行學術交流,并作了題為“顆粒物的肺內和肺外毒性機制”的學術報告。該報告系水生所創新系列講座2024年第6期。
報告中,劉思金研究員通過介紹全世界空氣污染現狀的背景,論述了在對威脅人類死亡風險的評估中,空氣污染的權重遠超過其他污染物排名第五,是致病性疾病的主要原因。1990-2015年空氣反演數據顯示,中國人均PM2.5仍高于國標及WHO標準,因此,美麗中國服務健康中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需要走。
基于人群和實驗數據,劉思金研究員團隊發現,在腦脊液中觀察到的天然顆粒物和職業暴露顆粒物如CaSnSiO5,可以反應職業暴露情況。通過熱源同位素標記模擬肺暴露,發現吸入的空氣顆粒物進入血液,從而穿過關節周圍的保護系統侵入關節腔和軟骨,由此解釋了為什么霧霾和陰雨天骨科門診量加大的生活現象。同時,通過QSAR模型分析發現顆粒物表面性質對于免疫細胞活化的貢獻超過60%,為篩選顆粒物的免疫毒性強度提供了方法和模型,并且發現了一種新的促進肺毒性的乳酸受體,即可溶性的腺苷酸活化酶,可調控全身鐵代謝。此外,劉思金研究員詳細闡述了顆粒物攜載的病毒與同等滴度下自由態的病毒進入肺部深處的模式不同,顆粒物的遠端轉移,加劇了病毒對機體的損傷。報告引起了與會人員的廣泛興趣,大家就顆粒污染物動態跨血腦屏障的機制,QSAR模型等科學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
劉思金現任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黨委書記,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萬人計劃入選者,國家科技領軍人才,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主要從事環境毒理與健康研究,其主要內容包括環境污染物對血細胞損傷的分子機制,環境腫瘤學及腫瘤進展的機理,人工納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等,先后在PNAS、ACS Nano、Blood、Nanoscale等學術期刊發表SCI學術論文230余篇。獲中國科學院2013年度杰出科技成就獎、2015年度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等。擔任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毒理學會分析毒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及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等。